5月12日,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案例巡讲会在潍坊召开。会上,济南、烟台、德州、潍坊4市围绕智慧社区建设做经验分享,涌现出许多新思路、新模式。
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近年来,山东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加快建设数字强省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聚焦打通智慧便民“最后一公里”,去年底累计建成了1200个智慧社区。据悉,山东今年年底前将累计建成2000个以上智慧社区,打造一批标杆型智慧社区,让群众乐享更多数字红利。
(资料图片)
济南:以“四化”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如何与居民实际需求相结合,各自层级的智慧平台存在各自为战、数据不通,平台发现了问题也难以形成闭环处理......”据介绍,济南槐荫区道德街街道在打造“智慧社区”初期,曾面临诸多问题。
为破解难题,道德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智慧赋能,通过“四化”措施逐步破题攻关。党建引领构建数字化体系,实现全域统筹协调。成立数字化街道建设工作专班,开展“‘线’上听民声 ‘码’上解民情”服务,采用“线上派单、线下响应”的模式,推动服务力量和群众关切双轨合一,以智慧化手段推动服务效能再提升。
目前,道德街街道“智慧社区平台”已帮助老百姓解决了一大批矛盾和问题,初步实现了“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应用个性化、服务知识化”。
烟台:赋能社区“智慧” 创造美好生活
瑞祥社区作为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典型安置回迁小区,在社区治理上不断摸索和建设。瑞祥社区建立数据互动模块,生成老年人、残疾人、低保人员等专题数据库;建设基础数据库,实现人、房信息关联,实现“一次关联、多方复用”;建设“智慧云搜”,提高社区工作者数据查询效率。
与此同时,瑞祥社区建成社区治理的视频全面感知体系,为社区管理者提供全天候、自动化智能预警能力;完成与烟台市“一网统管”平台对接,构建消防智能感知体系,实现消防设施态势感知和告警处置联动。在“爱山东”分厅上线“业达居民掌上服务”,畅通群众参与共治渠道。
瑞祥社区还为残障人士配备全套康复健身器材,为社区居民设立自助洗车机、消防趣味体验馆等,从“小细节”体现“大民生”,不断提升社区便捷化服务水平;构建移动式智慧养老生态,提升智能监护服务能力。
德州:让数字红利惠及社区群众
“数字红利惠社区”是德州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把手”工程。近年来,宁津县上线智慧社区平台,接入“微连心”场景,建立县大数据中心、街道、社区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部门会商制度,建立市-县-社区三级协同模式,保证智慧社区建设思路对、方向准、落地快,切实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搭建数字孪生社区,为领导管理街道、社区、小区,提供全方位的领导驾驶舱。在宁津智慧社区平台接入“云上宁津”应用场景,打造宁津县全域VR展示场景,让广大社区群众身临其境自由穿梭浏览城区全貌。
构建城乡“心电一张网”,打造智慧便捷、公共普惠的数字化智慧服务体系,在全县铺设站点248家,免费为村民诊断心电图5万份,县域急性心梗死亡率由原来的10%下降至2%;上线全省首个上门评残申请小程序,打造数字助残应用场景,真正做到重度瘫痪在床残疾人评残“零跑腿”。
潍坊:智慧社区建设多点开花
潍坊市奎文区北海路街道南湖社区的社区百姓食堂,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社区为食堂配置人脸识别、身份证识别等管理系统,为辖区60周岁及以上的低保、特困、失独、残疾人和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等服务,让居民感受不一样的“幸福味道”;建成24小时智慧图书借阅点,居民通过手机刷卡或人脸身份识别就能看到最新的书刊和图书。
寿光市则聚焦构建民声处理系统,形成群众诉求收集、分流、办理、反馈和督办的闭环处理过程,对群众诉求的收集坚持“线下”和“线上”双管齐下,“线下”主要通过网格员现场巡查,“线上”主要通过“掌上邻里群”、12347热线,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反映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鹤颖 报道)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现在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5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