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学习完理想的ai day,大的感受是,今年头部车厂在冲刺辅助驾驶商用化。
首先是技术,商用时刻,没有迈过来这个门槛,后面再收费就很困难了。一方面监管可能会有个准入制度,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经过什么样的测试,或者你的体系是不是完备,比如保险覆盖,这样你才有资格收钱。另一方面,首批能收费的企业名单里没有你,后面用户心智占领会很难,用户会觉得你的水平不行,第一批收费的企业有很长的红利期。
其次,法规总是在技术之后,核心是要不要“脱手”,还有脱手以后责任归谁;上海的自动驾驶新规,我理解就是实质性的推进了一步。欧洲车特别倾向的ODD自动驾驶,我觉得国内很长时间也是这样的,一步到位会造成大量滥用和事故。
第三是特斯拉因素,首先我觉得国内车企不会用FSD,原因你懂。即便用,请参考华为模式,什么样的企业会和华为合作?其次,特斯拉选了一条正确且最难的路,“最小化硬件,最大化软件”,到后面技术天花板接近无限高,倒逼国内头部放弃重硬件感知,回过头怼算法,理想就是例子。如果FSD今年进来了,我理解是监管层对从L2.99999到L3的一次关键性推进,然后商业模式开始真正变化。
第四,最近人形机器人很热,我的看法是紧盯optimus,其他不用看了,everyday robots今年被雪藏是一个典型信号,就是距离AI越近,商用化越难,因为路实在太长了,漫长的投资周期让投资人焦虑。optimus双足方案,和FSD如出一辙,选最难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机器和人一样,双足行走需要一直保持平衡,每一秒需要几十次控制计算,轮式省了很多工程时长。everyday robots还是个轮式的呢,其他就更不用看了。
最后,技术展示,理想NPN,TIN,这次的新概念是特斯拉的技术延伸和中国本地化,细节肯定不一样,有自己的创新,整体思路高度复刻。
完
$理想汽车(LI)$$特斯拉(TSLA)$$小鹏汽车(XPEV)$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现在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5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